作者:苏杰

内容简介

想清楚、做出来、推出去,对应着互联网公司里三个最核心的岗位——产品、技术、运营

自序

第一,入座的时候不用再讨论吃辣的坐哪边,不吃辣的坐哪边,通吃的坐中间这个话题。 第二,永远不会出现“夹红汤里的菜,红油滴进清汤里”的情况。 第三,红汤、清汤沸点不同,左右分隔不会同时开锅,而内外分隔,配合合理的火头,可以同时开锅。

0.4 我与本书的局限性

一位投资人前辈跟我说过——如果你不想仅仅做事,还想通过改变人来改变世界,有两种方式: 第一,像现在这样,不断输出自己的总结、价值观与方法论,潜移默化地实施影响。 第二,像乔布斯那样,做一个惊艳世人的产品,让世人自己去体会、总结。

1.2 产品经理的前世今生

创造力、洞察力和对客户的感知力渐渐成为核心要素,而这些就是产品经理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。

我也渐渐意识到,产品经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岗位,它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,是学校里根本不教授的,但这些才是商业环境里真正重要的东西。

原网易的产品总监纯银,他对口号的理解和我是非常一致的

按照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,细分为四个发展方向:产品架构、产品设计、产品管理、产品运营,

1.3 思维方式与性格特点

只做一次的事情找可行解,反复做的事情求最优解

第一,有了更多选择。也许一些更优的方案就在这个“更多”里。这应了“更多选择,更多欢笑”这句麦当劳多年前的广告词。打个比方,也许我们可以打一个电话,让批发市场的小老板开一辆小车来运掉一部分西瓜,车就能过去了。 第二,可做价值判断。对性价比的评估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。如果正在执行紧急任务,绕路很远,时间很赶,说不定丢掉一小部分货物反而成为最佳选择。

面对问题时如何理解和做出基本应对,产品经理给出的答案是“先搞清问题,后选择方法”,而不是直接去设法解决。中国教育的不足,体现在封闭式的问题太多,而开放式的问题太少,这一弊病在做产品的过程中,正好可以得到纠正。

想一下,其实答案也很简单——各有利弊。一个产品的好坏,要看对应的用户需求场景。很明显,第二个版本更合适普通大众,用来简单了解政府工作概况。而第一个版本,更适合政府工作人员,因为工作原因,他们需要了解得更细致。公务员们甚至可以通过对比同一句话在前后两年报告中用到的“强烈”一词的多少,解读出国家政策的调整。

争议的焦点发生在买家“拍下减库存”与买家“付款减库存”之间。

限购,是指用某种条件来限制买家的购买件数,比如一个淘宝账号、一个IP等只能买1件。这样的话,恶拍的成本就会被大大提高

产品经理碰到的实际问题,往往没有完美的方案,只有去用心研究,才能够找到相对合理的方案。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对产品经理自己的提升。

产品逻辑而言,理工科出身的同学更有优势,但文科同学的优势会在“用户洞察”这方面更容易发挥。

比如,有科学素养的文科生和有人文精神的理科生,都是这一岗位的上佳人选。理科生容易上手,但文科生的职业天花板更高。因为科学和技术只能保证你不犯错,但人文和艺术可以让你达到新高度。

1.4 产品经理的日常

► 产品:让产品有用。 ► 技术:让产品可用。 ► 设计:让产品好用。

产品、技术、设计和运营四个角色可以构成相对完整的团队,随着产品的迭代优化,团队会越来越大,每个角色又开始逐渐细分。 技术团队细分出开发、测试,运维等岗位。而开发又可以分为客户端和服务端开发,客户端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i OS、Android、Web等。 设计团队开始细分出视觉设计、交互设计、工业设计(实体产品)、服务设计等。 广义运营团队开始细分出销售(卖产品)、市场(空中轰炸)、客服(服务客户)、狭义的运营(用户、活动、内容)等。 公司越来越正规,开始出现HR、行政、法务、财务等精细化分工。

2.1 产品:解决某个问题的东西

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来加以说明:大家觉得物质生活水平太低,怎么办? ► 提高现实:自己努力、公司加薪、国家减税。 ► 降低期望:忆苦思甜、比下有余。 ► 转移需求:寻找新关注点、转移注意力。比如,和平年代用国与国对抗的体育赛事来激发集体主义、爱国主义。

► 要掌握移动领域的基础知识:要去学习移动产品基础知识,这是基本的要求,比如同样的删除操作,在i OS上是左右滑动,在Android上则是长按。一些技术基础也要知道,比如哪些功能是系统自带,几乎不用开发的;而哪些功能又是可以通过调用第三方服务简单实现的。

2.2 常见的产品分类维度

用户需求角度 先说结论,从用户需求角度,把产品分为6大类:工具、内容、社交、交易、平台、游戏。但必须提前说明,这个分类的界限并没有那么严格,很多产品是多个分类的混合体。

盈利模式层面,好的工具可以直接卖钱,但很容易被别的产品用“工具免费,作为引流手段”的市场策略干掉。所以,工具通常是一种比较初级的产品形态。

平台的竞争优势,不在于IT系统本身,而在于平台的各种用户角色在平台上的内容、关系等沉淀。

游戏,打造平行世界 可大可小,一切皆可包容,是真实世界的副本。 千万不要小看了游戏,它可不仅仅是一个手机上无聊时打发时间的小东西,游戏里面可以融合进社交、交易等元素,往大了想,游戏甚至可以理解为是在创造平行世界,释放人类富余的生产力。

目标用户不同,2C的产品是个人用,2B的产品是企业使用,典型的如ERP及各种Saa S系统、协作工具、客服工具、HR财务系统等。

这也是为什么2B的产品,经常会有顾问型的销售团队,要设计复杂的销售路径。

2B重商业价值,2C重用户体验。

► 偏交互的用Native,偏浏览的用Web:交互指复杂操作,包括输入、选择等,Web往往支持得不好。

盈利模式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,俗称卖货的行当与卖人的行当。

3.1 产品概念的提出

任何一种用户的需求都有很多,其中最重要的那些,叫作刚性需求。 刚性需求要满足下面三个条件:真实、刚需、高频。 ► 真实:需求是真的存在,还是幻想出来的。我们要对需求的真伪做一个判断。经常听到用户说的可能都是一些伪需求,比如用户说“我希望能做到每天早起锻炼身体,你这个App能不能每天提醒我”,你真的做给他了,他可能懒得用,如果用户有心要锻炼,这是个闹钟可以解决的问题,如果无心,再提醒也白搭。 ► 刚需:特指需求是否强烈,不满足能否忍受。一些需求到底是不是很刚性,其实很难说。举个例子,要在很繁华的闹市区停车的话,可能更刚需的是要找一个车位,毕竟绕了20分钟停不下来实在受不了,相对弹性一点的可能是省停车费,能省点最好,实在省不了也就忍了,这是是否刚性的区别。 ► 高频,需求发生的频次是高是低。这比较容易理解,有的需求发生的频次可能每天都有,比如叫外卖,有的需求发生的频次可能一年才有一次,比如春运。有些需求2C低频,但2B就高频了,可以通过服务B来化解,比如家庭日常水电维修,对每家每户来说肯定是低频,但可以尝试作为小区物业的服务提供商。 同时满足以上三点很难,所以要综合考虑,满足刚性需求要优先于弹性需求。

口碑网的初衷很简单,李治国自己经常去一些餐馆吃饭,他发现很多餐馆味道不好价格又贵,或者卫生不好、服务员态度很差。他就想,要吐吐槽但是没地方吐,别人还得继续上当受骗,应该有一个什么东西,让这些黑店就不要有生意了,让好的餐馆生意越来越好。最后,就有了口碑网。

以上为开局思路,要点是:不要乱,先找定一个对手,打透了以后然后再考虑视野和格局,以及各种扩展。

初级的做法是列一个表格,对比一下几个产品,标出各种功能的有无,诸如A有B没有、C有D没有、AB都有但CD更好,等等。但是到底什么是“竞品”,很多人都理解错了。

这样的竞品分析,相对简单,瞄着和你做同样产品的人即可,好比猫眼和淘票票互盯,暴风影音和QQ影音互盯。而这种分析的结果,往往也只能带来一些功能层面上的优化,不会对产品方向带来什么新思路。

3.3 产品概念的筛选

行业资源,任何产品都需要,往往靠的是长时间在行业、产业的积淀。比如想做在线教育,团队里光有互联网人、能做出一个系统是不够的,还要考虑有没有人在教育行业待过五年十年,是否理解“学习”这个天然反人性的领域,懂不懂各种教育机构、政府部门的规则与潜规则,有没有足够多的讲师、课程资源,等等。

最本质的还是人,财和物都可以由人带过来。

最好的意愿是什么?是要发自内心地对这个事情特别有使命感,并且一直为之努力,感觉这辈子如果不做就白活了,我会特别偏好这种创业者。

意愿也不是某一天突然产生的,而是长时间的思考、沉淀的产物。对公司、对个人都一样,有了明确的意愿,做起事来才会有方向感、目标感。

从身边起步还有两个特殊优势:一是为身边人,甚至为自己做产品,能减小“误以为自己懂用户”的错误概率;二是找第一批精准用户更加容易,简化了项目启动过程。

愿意配合。因为他们受困扰很深,所以有人来帮助解决,自然很高兴。如果你的产品找不到几个很愿意尝试、积极配合的人,那只能说,你的产品概念有问题,几乎没有解决任何人的痛点;或者,有这样一群人,但你不认识,这表明你们团队的行业积累有缺失。

滴滴这家公司为例,种子用户也许就是公司在机场摆摊阶段每天遇到的那几十个人;核心用户为北京乃至各大城市的出租车司机,产品在切入点的选择上,通常先搞定供给端再找需求端;目标用户为出租车司机加上乘客,产品有了对目标用户的覆盖之后就可以形成一个价值闭环;滴滴打车扩张成滴滴出行后,又会覆盖到当初的潜在用户,例如有闲暇时间可以代驾的司机及可以开顺风车的车主。

4.1 需求采集方法的分类

电视机需求vs洗碗机需求。 电视机:装修好新家,大多数人都觉得应该有个电视,这是必需品,所以一定会买来放在客厅或卧室里,但之后可能一个月才开一次,几乎不用。 洗碗机:在国内因为大家都不觉得这是必需品,所以很少有人买。但如果不小心买了,用过之后发现洗得确实挺干净,每周能因此省下不少时间,就“根本停不下来”。 之所以选择这两种产品,是因为它们对应的需求,可以分别用来定义两种很典型的产品功能。 电视机需求:用户以为自己要,但有了并不用的产品功能。 洗碗机需求:用户以为自己不需要,但用过就离不开的产品功能。

4.3 用户、需求的再理解

4.3.3 用户:抽象到具象再到抽象 随着信息收集得越来越多,我们对用户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,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。 ► 第一阶段,用户是抽象群体:在产品概念阶段,用户是假想的某一类人——目标用户、核心用户。 ► 第二阶段,用户是具象个体:需求采集时,我们要去接触一个个真实的用户,见活人,听故事,找感觉,发现“用户故事”。 ► 第三阶段,用户又是抽象群体:整理采集到的需求时,把真实用户再合并特征,定义出“人物角色”,并反向修正产品概念。

4.4 产品原则与初心

每个产品的初心不一定只有一个,其实知乎还有其他一些美好的初心,比如“每个人都可以在某一时刻成为某些人的老师”。

4.5 延伸阅读与练习

[插图]

5.1 从问题到解决方案

在一个团队中,技术人员的思维侧重方法中心,业务人员的思维侧重问题中心,而产品人员则要融合这两种思维——需要先“问题中心”,尽快找到“用户需求”,回答Why和What;然后“方法中心”,最终设计出“产品功能”来回答How。

5.2 Y模型的基本概念

乔布斯曾经说过,“你千万不要问用户,因为用户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,直到你把产品摆在他的面前,他才会跟你说,这不是我想要的”。然而,有好多产品经理对这句话的理解有误,认为乔布斯说的是不要听用户的,不要做用户调研。其实,乔布斯的重点是不要照着做。而且,乔布斯对人性的洞察,非常人能比,就算他可以做到特立独行、不问用户,绝大多数的产品经理也做不到,所以千万不要“没有乔布斯的命,却有乔布斯的病”。

6.1 一个功能的DNA

俗话说,产品经理推动工程师实现功能有三宝:竞品已搞,老板想要,开发量小。如果不行,再上杀招,求求你了好不好。

一个需求是不是真的,是不是刚性,有一个简单的判断原则,就是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:“当你没有做这个产品功能时,用户是不是在设法解决,甚至已经在用某种低效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?”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么说明需求真的很强烈。

一个产品要大成,靠的就是用户与你产生复杂的积极性情感。所以,很多工具都在尽力向社区和个性化的方向靠拢,其实都是为了让用户跟自己产生情感。

往往,越想让用户简单,系统就要设计得越复杂。 所以,针对成本的初评来细化功能,细化到什么粒度是很讲究的事情。粒度太粗则没法评估准确,而太细又会浪费时间。这里面有个有趣的悖论:开发说你不细化我就无法评估,产品说你不评估我就不知道是否值得细化,双方各执一词,形成死循环。 要想正确看待这一悖论,需要双方心里都清楚,功能细化有可能给成本带来很多方面的影响,最终减少影响也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。 而要在没细化时就能评估得相对准确,要靠团队默契。想象一下,如果产品和技术团队都很成熟,对彼此的人员情况很熟悉,对现有产品、技术架构也很熟悉,具体表现为产品经理知道技术人员的能力,了解功能实现的基本可行性;技术人员理解产品业务,能预测将来会扩展的地方,那么早期的评估一定会更加准确。 如果细化之后工作量确实比预想的大了很多,我们还可以灵活分割,把一个大功能切分成更细的模块,按照性价比分期实现,从而在保证产品迭代节奏的前提下,逐步完成工作。

Team Estimation Game和Planning Poker

所以,先通过人肉跑流程来验证模式,使用量上来后再用IT系统来提升效率、实现规模化效益,是常见的操作方式。一个流程在效率可接受时,不一定非要做一个产品出来。千万不要因为我们是产品经理,为了刷存在感,就要把各种东西都做成IT系统。产品只是一种解决方案,人工服务也是,这里面的核心考量是投入产出比。

6.2 功能打包,确定MVP

我一直有个观点,当一个产品开始考虑“换肤”,就说明这个产品进入了成熟期,可以把资源抽调出来去做更重要的事情了。 段子里是这样说的: 公司有个技术牛人,某产品助理向他提需求,牛人一看内容很扯,质问“你觉得这个需求有价值吗?” 对方诚恳回答:“没价值,但是我总得写周报啊。” 牛人想了一分钟,回答说“好吧,我帮你做,因为我也得写周报啊。” 而“换肤”就是这样的需求,一个能满足产品技术团队“写周报”的需求,能满足老板“识别投入过剩”的需求。

7.3 组队:聊聊初创团队

理想的初创团队,当然是熟识多年,底层价值观相同,方法论、能力、性格互补的一群人,但这群人通常不会一开始就凑齐,往往需要经历“借事修人”到“因人成事”的转化。

我们始终遵循“奥卡姆剃刀”原理,每时每刻都在考虑用最低成本的方式来满足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