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刘力红

初版序

欲诣扶桑,非舟莫适。

孔子云:“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”

第一章 略说中医的学习与研究

对中医的信念和感情,自然造就了我对中医有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,以为中医兴亡,匹夫有责。

而在另一些人眼里,中医只是啼鸣的公鸡。你啼,天也亮;你不啼,天也亮。中医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呢?我想解决这个认识问题,应是一个关键。

中医无论在中医院还是西医院的中医科,几乎都成了一种装饰。搞中医的人对中医没信心,稍微碰到一点难题,就急着上西药,或是在西医的常规治疗上,加一点中医做样子。而真正想搞中医的人,在制度上又没有保障。

上述这个问题是个很严重的问题,如果没有认识好,那导致中医今天这样一个局面的症结就不容易抓到。我们今天看到的临床水平比较低下的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如果错误地把这个原因归结到理论的落后,而去寻找理论方面的原因,那我们可能就会形成真正的倒退,真正的落后!

看看经典中医理论的包容性究竟有多大,它的延伸性、超前性究竟有多大,它究竟还能不能给我们今天的临床带来指导,而不应光看到她是两千年前的产物。

好比新的力学尚未建立,就将经典力学束之高阁,这是一个什么格局呢?大家可以思考。

第一,传统文化是求理,而近代科学(包括现代科学)是求自然规律。

有理走遍天下,无理寸步难行。

人理也好,天理也好,自然之理也好,都是这样。

大家想想看,这样的理不是自然规律又是什么呢?自然规律、自然法则是不能违背的,违背了就行不通。俗话说:“有理走遍天下,无理寸步难行。”理的意义就在这里。你要顺着走,路子才走得通,这就是理。人理也好,天理也好,自然之理也好,都是这样。

<aside> 💡 天理地理人理 对地理这个词又有新的体会了哈哈哈

</aside>

内证实验是任何一个有志于研究中医的人所不能回避的。

传统文化中没有实验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。我们只有理由来区分内证实验与现代的外证实验,而根本没有理由来否定内证实验。这个问题不应该含糊。

有人问我,学中医需要什么条件?我想就是需要这个条件,在你做不出来的情况下,你相不相信有这么一个存在?

心明就可以内视,就可以反观,经络隧道就可以一目了然,你就可以进行内证实验的操作。为什么说这是内证实验呢?因为它不是在人体外部进行的。

古人讲药物的气味,讲药物的归经,并不都是思考出来的,而是真正试验出来的。所以,《胎胪药录》就是在能够进行内证实验的条件下,对药物在体内运行作用过程的一个记录。

但在传统文化里,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,就是在理论与应用之间,缺少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技术,理论与应用之间没有中介,没有桥梁。

经典的理论不但能够解决20世纪的问题,而且能够解决21世纪的问题。

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”

,他只讲“夫有形者生于无形”,而不去追究这个最有形的东西,最形而下的东西。所以,《老子》讲: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”

心的定位不但是对中医的定位,也是对整个传统文化的定位。

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,此之谓也。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!

其中有一条经验就是师徒相授。我想这样一种模式比较有利于中医这样一门特殊学问的传承。

他们在《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》序中言:“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,传之以至下至浅之人,其不废绝,为已幸矣。”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,高素质的人对中医不屑一顾,低素质的人压根儿又学不好中医,所以,其不废绝,为已幸矣!这种情况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,中医怎么继承,怎么发扬光大?

仁者见之谓之仁,智者见之谓之智,百姓日用而不知,故君子之道鲜矣。

同门为朋,同志为友

在中医界,为什么要取消经典?为什么对经典的重视程度日益下降?中医界的这个情况正好可以用上面这个例子来说明。经典就好比古典音乐,而现在的这些书籍,包括各种教材,就好比流行歌曲。经典的东西不像现代的教材这样白,拿起来什么就明了,它需要你去感受,需要你去悟。这个过程与听受古典音乐十分相近。要真正感悟出“味”来,并不那么容易,而一旦你感悟出这个“味”了,你才真正知道它的意义,你才知道音乐的真正生命力在古典音乐那里。同样,中医的真正生命力亦存在经典里面。

当然就会发生髓溢。髓溢了,牙齿自然会日渐变长。这个道理明白了,用白术来补土制水,控制髓溢,就是十分简单的事了。这是我对髓溢病及其治疗的思考过程。

第二章 伤寒之意义

随着众多名老的谢世,中医这种真正意义上的“师”还会有吗?

这个定义说明了伤寒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,那就是发热的特征。凡是属于发热性的疾病,或者说凡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都属于伤寒的范畴。

伤寒有五,有中风、有伤寒、有湿温、有热病、有温病。

如果我们从发热的角度去认识天下所有的疾病,那么,天下的疾病也无外乎两个,一个就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,一个就是不具备这个特征的疾病。天下的所有疾病中,要么是发热的,要么是不发热的。大家想一想,是不是这么回事?现在,既然发热的疾病让伤寒占去了,那么,不发热的这一类疾病就非杂病莫属了。所以,一个伤寒,一个杂病,已然将天下的疾病占尽了,这就是伤寒与杂病的真实含义。

经典产生的时代,往往就是这门学问最成熟的年代。这与现代科学的发展模式是不同

张仲景对中医的贡献太大了,他于危难之中拯救了中医,中医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,张仲景是功不可没的。

经为道之体,论为道之用。经以言体,论以明用

《难经》为什么说“伤寒有五,有中风、有伤寒、有湿温、有热病、有温病”。

《左传》里面将喜怒哀乐好恶称作六志。

道家讲致虚极,守静笃;儒家讲燕坐,讲知止;佛家讲禅定。这些都是强调静,强调藏。所以,大家不要只知道运动,应该动静结合。

第三章 阴阳的工作机制

得其用者,腐朽亦能神奇。

古印度的哲学把它叫作“成、住、坏、空”,宇宙就是在这样一个成、住、坏、空中演进。宇宙形成以后,会有很长一个“住”世的过程,而这个“住”的过程

我们看《素问》,在《素问》的前几篇里,只讲二阴二阳,特别是《四气调神大论》,它只提少阳少阴、太阳太阴,直到第六篇《阴阳离合论》才明确提出三阴三阳。就是在二阴二阳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厥阴、一个阳明

第五章 太阳病纲要

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。”

“虽未能尽愈诸病,庶可以见病知源。”

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父母,生杀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,治病必求于本。

第七章 少阳病纲要

“阳生阴长,阳杀阴藏”

第九章 少阴病纲要

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